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塘溪河畔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
种桃漫思  

2009-02-26 10:23:49|  分类: 河畔风景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种桃漫思

[原创]种桃漫思 - 塘溪河 - 塘溪河畔

家里小花园种了一株桃树。曾有朋友问,怎么种桃花呀?改种株竹子,或种棵罗汉松吧,有风雅,有格调,意头又好。由于已经种下了,而且长势正好,也就不听那朋友的话,没改。

说来惭愧,对于怎么会种桃树,其中原因,说出来在那朋友眼里肯定是俗不可耐的:一曰好看,二曰避邪。

小花园修好后,和大哥去花圃选花苗。大哥一眼就看中了这株桃花,说,种株桃花好,花红红火火,桃树又可以避邪。于是就把这株桃树弄回来种上了。

桃树可以避邪是乡下老一辈传下来的说法,其根据是什么,我也无法考证。倒记得王安石有诗曰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,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 “桃符”是绘有神符的桃木板。古时候每逢新年到来,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上挂上两块这样的桃木板子,用以驱除鬼邪。诗中说的就是这事儿。也不知道咱地处荒蛮的乡下那个古老的说法和这有什么联系没有。

其实种株桃树,最高兴的还是女儿。这些年来,每到春二三月,桃花开放,红绿相衬,满树鲜艳。不管花开多少,只要有花开,女儿都异常雀跃,穿行在桃花下,人面桃花相映,这春天也就特显的明媚。这时候心底下就暗暗的庆幸,幸亏没改。

不过虽然没改种竹子,我还是很感激这位朋友。其劝我改种竹的道理我是明白的。宋人苏轼於潜僧绿筠轩》有名言云:“可使食无肉,不可居无竹,无肉令人瘦,无竹令人俗。人瘦尚可肥,俗士不可医。”就道尽了种竹的理由。

在我们这个世界上,对花草树木的理解以及与之的融洽,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应该是独一无二的。他们读花读草读竹读木,可以读出天大的文章来。比如在竹的身上看到了气节,在松的身上看到了不屈,在莲的身上看到了纯洁等等,自屈原以降,这些花草树木就被文人墨客赋予了人的品性,或者说这些花草树木成为了人的化身,物我一体了。读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谁也不会认为其说的就仅仅是莲而已;郑板桥的《竹石》:“咬定青山不放松,立根原在破岩中。千磨万击还坚劲,任尔东西南北风。”这直直就是郑板桥的自况;南朝范云有《咏寒松诗》:“修条拂层汉,密叶障天浔。凌风知劲节,负雪见贞心。”其实就是在吟咏着自己。这花草树木中,梅兰菊竹松莲之类,更成为文人墨客的至爱,千百年来,经过一代一代的文人墨客的吟咏雕画,就早已凝固成一种风骨,一种品性,一种气质,一种文化了。

所以友人的真实好意我很明白,种两株松竹之类,也好沾点儿文人士大夫之气,或者最起码也装装门面,所谓人也文雅点儿、有气质点儿吧。

但偏偏我种的是桃,而桃似乎是没有这种意义的。我读的诗文不多,就我读过的诗文中,吟咏桃花倒也不少。但这些自唐至清关于桃的诗文,其写的桃似乎就仅仅是桃而已,里面好像很少涵有什么人的气性的。罗列几首看看:

去年今日此门中,人面桃花相映红。人面不知何处去,桃花依旧笑春风。 (崔护《题都城南庄》)

满树和娇烂漫红,万枝丹彩灼春融。何当结作千年实,将示人间造化工。(吴融《桃花》)

桃花春色暖先开,明媚谁人不看来。可惜狂风吹落后,殷红片片点莓苔。(周朴《桃花》)

小桃西望那人家,出树香梢几树花。只恐东风能作恶,乱红如雨坠窗纱。(刘敞《桃花》)

花泾二月桃花发,霞照波心锦裹山。说与东风直须惜,莫吹一片落人间。(陆游《泛舟观桃花五首》)

春色东家出,相窥似有心。曲垣遮自短,别院闭还深。影动疑人折,香摇妒蝶寻。好风时解意,吹片拂罗襟。(高启《邻家桃花》)

二月春归风雨天,碧桃花下感流年。残红尚有三千树,不及初开一朵鲜。(袁枚《题桃树》)

跟松竹之类相比,这些桃似乎从来就没能跟诗人们桃人合一,成为一种精神气的东西。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,美则美矣,却是为一种伤感、一种愁绪而存在的。桃只是一种背景,一种布置,一种衬托而已。

但我又觉得,这又有什么要紧呢。作为花树,能够纯粹的美着,也就够了吧。每到春二三月,满树的朵儿笑逐颜开,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,使得春光明艳照人,到暮春,落英缤纷,整整一季的美丽。我们读读这样的诗句:“满树和娇烂漫红,万枝丹彩灼春融”,“花泾二月桃花发,霞照波心锦裹山”,“小桃枝上花无数。乱溪深处,满地飞红雨”(周紫芝《[点绛唇]西池桃花落尽赋此》),你想想,如果少了桃花,春将会是怎样的失色呢?

而且桃花那种明艳艳的美,是深入骨髓的,以至于,我们读李白的诗句: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,虽然有人考证,桃花潭只是个地名,跟桃花一点儿关系也没有,但千年后的我们,读到桃花潭三字,眼前还是幻化出一片桃花来,为李、汪的送别画面添上一个明艳艳的背景。

所以我想,种株桃也是不错的。一枝桃就是一幅画,在这里面,有风有雨,有花有叶,有蜂鸣有蝶舞,又或是落英缤纷,这一切都已充满着诗一般的况味。虽然没能成为文人雅士,即或又俗一点儿又有何妨呢?

 

2009-2-26

 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1356)| 评论(39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